ID: 16422190

3.9 地表探秘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36526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表,探秘,课件,21张,PPT
  • cover
地表探秘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目录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典型习题 课外延伸 01 02 03 04 05 0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01 想一想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新课导入 01 想一想 为什么高山上会有海洋生物化石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课堂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02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据此我们可以推想到,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那么,在什么作用下海洋会变成高山呢? 新课教学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我认为,可能是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海洋,后来才慢慢长高。 新课教学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老师有一个疑惑,如果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海洋,喜马拉雅山脉这么高,水是怎么上去的? 海底→升高? 新课教学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材料:多色橡皮泥、橡皮泥切割刀、托盘等。 实验方法: 1.将四块条状橡皮泥叠加到托盘中。 2.用手捏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3.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 4.将实验现象和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新课教学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挤压橡皮泥两端时,橡皮泥中间隆起;挤压切割后的橡皮泥块,中间的橡皮泥块滑动突出。 新课教学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两块大陆开始接近 海变窄了 两块大陆推挤成山 喜马拉雅山在亿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亚欧板块的漂移运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导致喜马拉雅附近隆起,曾经的海洋就成了现在的高山,当年的海洋生物尸体也就被挤压到了现在的山上,直到今天,形成了化石。 新课教学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褶皱山:两个板块相互推挤,地壳弯曲变形抬升,形成山脉。 火山山:岩浆从地球深处岩浆仓喷发出来形成的火山,喷射出的熔岩、火山灰和岩块形成高高的火山堆。 断层山:地球板块互相碰撞,使地壳出现断层或裂缝,巨大岩块受挤上升。 冠状山:地壳下的岩浆往上涌,使地球表层的岩石向上隆起,形成冠状山。 山脉按照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一下四种类型: 03 典型习题 典型习题 03 填空题 1.两个板块相互推挤,地壳弯曲变形抬升,形成 。 褶皱山 2.自古以来,风光各异的地表形态总是在不断 的。 变化 典型习题 03 判断题 1.地球板块互相碰撞,使地壳出现断层或裂缝,巨大岩块受挤上升,形成断层山。( ) √ 2.只有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时才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 X 典型习题 03 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为因素改变地表形态的事例是( )。 A.地震后陆地沉陷为海洋 B.填海修建海上机场 C.海洋中发生火山喷发从而形成新的岛屿 D.某地的风蚀地貌 B 0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04 地表总是在发生变化。 05 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 05 阅读下面短文,写一篇150字的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上大西洋两侧的大陆海岸线轮廓,提出一个假设:大陆是移动的。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他集中精力在古生物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气候学等领域寻找证据。1912年,魏格纳首次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提出:所有的大陆曾经连成一片,而后经过分裂、漂移,直至成为现在的样子。 魏格纳 (1880—1930)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 谢谢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