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34975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5609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6月,解析,原卷版,试题,物理
    2023年春期高一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活中大部分的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改变,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合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则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发生变化,速度变化量不为零,根据 可知加速度不为零,即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可能为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改变,但加速度不一定发生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加速度为一定值,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能不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它们的路程之比为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为3:2,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A. 1:2 B. 2:1 C. 4:3 D. 3:4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它们的线速度: 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 根据公式: 可得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B正确。 故选B。 【点睛】做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公式的灵活应用,匀速圆周运动这一块的公式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通过各个公式之间的联系来记忆。 3. 若河水的流速大小与水到河岸的距离有关,河中心水的流速最大,河岸边缘处水的流速最小。现假设河的宽度为120 m。河中心水的流速大小为4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3 m/s,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24 s B. 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为7 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B.当船头的指向(即船相对于静水的航行方向)始终垂直于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且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C.因河水的流速随距岸边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小船的实际航速、航向都在变化,航向变化引起船的运动轨迹不在一条直线上,选项C错误; 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一定,则水流速度最大时,船速最大,船以最短时间渡河时二者互相垂直,由运动的合成可知,选项D错误。 故选B。 4. 在太空中发,物体完全失重,用天平无法测量质量,可采用动力学测量质量的方法。我国航天员要在天宫1号航天器实验舱的桌面上测量物体的质量,采用的方法如下:质量为的标准物A的前后连接有质量均为的两个力传感器,待测质量的物体B连接在后传感器上,在某一外力作用下整体在桌面上运动,如图所示,稳定后标准物A前后两个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由此可知待测物体B的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隔离B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可得 5. 我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工作轨道(近地点距地球表面的距离、远地点距地球表面的距离),它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1984年,“东方红二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心大约。已知地球半径为,可以估算“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周期约为(  ) A. 80分钟 B. 102分钟 C. 114分钟 D. 120分钟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