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47459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1流水地貌(共4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0623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理,教版,2019,必修,一册,流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 2.掌握河流地貌的类型及地表形态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与河流地貌的相互影响。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到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位于四川南充嘉陵江边的青居镇,镇的南北各建有一个码头,北边的叫上码头,南边的叫下码头。青居人家到曲水赶场、走亲戚,去时从上码头乘船是顺水,回来乘船在下码头上岸也是顺水,形成了可能是我国河道里唯一的“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旧时,纤夫早上从下码头出发,傍晚投宿上码头,依然住进头天晚上的客栈,素有“行船走一天,步行一袋烟”之说。 探究: 1.嘉陵江在这一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 形状呢? 新课导入 探究: 2.想一想,流水能塑造出哪些地表形态?试举例说明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地貌与人类活动 流水沉积地貌 01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地貌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与聚落 侵蚀作用 堆积作用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 中游河道渐开———以侧蚀为主,形成(留意侧蚀使河床不对称)“U”型谷。 上游河谷窄,呈“V”型———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河道几乎占据整个河谷。 下游河谷更开阔,河道两旁为冲积平原———以侧蚀、堆积为主,河谷呈槽型,即“ ”型。 河谷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向后退,河谷的长度增加 溯源侵蚀:加长作用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冲走,使河谷加深 下蚀:加深作用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使河谷展宽 侧蚀:加宽作用 流水侵蚀形式 流水侵蚀(溯源侵蚀) 也称向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会使河流逐渐变长。 流水侵蚀(下蚀) 特点: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峡谷: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 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 504.6 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达 6 009 米,江面最狭处仅 35 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 峡谷 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主要特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 2.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三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有关。同时,由于该地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底蚀、侧蚀)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共同作用的结果。 侧蚀使河床发生侧向迁移,河谷拓宽,并导致河曲的发育 流水侵蚀地貌 侧蚀 结合“凹凸”二字的字形,理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曲流:河道在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 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弯曲。 流水堆积地貌 02 流水堆积地貌 冲积扇-洪积扇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特点: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1. 河床 2. 河漫滩 3. 阶地 —枯水位 --洪水位 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 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 河流堆积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河漫滩冲积平原 河漫滩冲积平原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流水堆积地貌 长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