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58256

部编版语文六上 期末专项复习 日积月累及课文背诵(有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2783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语文,期末,专项,复习,日积月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六上 期末专项复习 日积月累及课文背诵 单选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丁香结》一文可以分成两部分,文章主要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气味及对它的感悟。 B.《狼牙山五壮士》文结构严谨,主次分明,详写了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跳下悬崖这三个场面。 C.《穷人》一文人物形象鲜明,如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就可以体会到她的自私。 D.鲁迅先生所写的《好的故事》一文中“好的故事”其实指的是具有美丽、幽雅、有趣特点的水乡。 单选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有的人》是一首鲁迅先生写的现代诗。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高度赞扬了鲁迅为人民、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奉献精神。 B.《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纪念性文章,课文采用的是倒叙的写法。 C.《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展开描写的。 D.《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单选 小明准备做一份以“初识鲁迅”为主题的手抄报,想摘抄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下列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填空 课文回顾。 课文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课文《桥》中 的老支书, 、有着崇高精神的郝副营长, 的五壮士, 的渔夫夫妻,他们值得我们学习。 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或图意)填写或选择正确句子。 (1) 家是一种情怀。“ ,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久客还乡伤老之情;“移舟泊烟渚, ”是暮秋羁旅之思。 (2) 家是一段时光。“开轩面场圃, ”是田间聚会举杯畅饮之欢;(下图中)“ , ”是丰收时节闲话家常之乐。 (3) 家是一份责任。正是这样的家国责任,感召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以下诗文可以用来表现“家国责任”的是 A.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看雨后西湖:卷地风来 ,望湖楼下水如天。 (2) 忆峥嵘岁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 。 (3) 叹光阴流逝:少小离家老大回, 鬓毛衰。 (4) 展月夜清幽:明月 ,清风半夜鸣蝉。 填空 诸葛亮对蜀国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的名言:“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办法总会有的。 填空 从《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则文言文中,我认识了互为 的伯牙和锺子期,以及 的杜处士。 答案 1. 【答案】A 2. 【答案】A 3. 【答案】D 4. 【答案】不徇私情;献身革命;为国捐躯;善良 5. 【答案】 (1) 少小离家老大回;日暮客愁新 (2) 把酒话桑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 A;B;D 6. 【答案】 (1) 忽吹散 (2) 铁索寒 (3) 乡音无改 (4) 别枝惊鹊 7. 【答案】死而后已;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8. 【答案】知音;好书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