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鸡肋(lèi) 食讫(qì) 邺城(yè) 心恶之(wù) B.禀请(bǐng) 佯问(xiáng) 麾军(hūi) 夏侯惇(chún) C.绕寨(rào) 大簏(lù) 诈败(zhà) 一盒酥(sū) D.辕门(yuán) 谮害(zèn) 褒贬(bāo) 斩杀(zhǎ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正chén yín 间,夏侯惇入帐,bǐng qǐng 夜间口号。 (2)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bān shī 矣。 (3)操因疑修zèn hài 曹丕,愈恶之。 (4)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duì dá rú liú 。 (5)今乃借huò luàn 军心之罪杀之。 3.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①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____的因素呢 ②杨志_____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③那邻居_____到集上,一路上寻不见。 ④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_____,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必要 握着 飞跑 摧毁 B.必要 提了 飞奔 毁坏 C.必需 握着 飞跑 毁坏 D.必需 提了 飞奔 摧毁 4.下列句子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译文:但是曹操有了问题,曹植还是一一回答。 B.匹夫安敢欺我耶!译文:这个人怎么敢欺骗我呢! C.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译文:主簿杨德祖预先了解大王打算收兵回朝的心意。 D.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译文:明天用大簏装丝绢,再抬入宫来迷惑大王。 5.下列关于《杨修之死》一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杨修之死》一文的叙事线索是“身死因才误”。 B.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C.曹操虚伪奸诈,老谋深算。 D.本文回忆部分的叙事方式是倒叙。 6.翻译句子。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二、阅读理解 7.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