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77962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6.3 正方形 说课稿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38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八年级,下册,正方形,课稿
  • cover
6.3正方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浙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三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本节教材首先从平行四边形出发,给出正方形的定义,然后由正方形的定义导出正方形与菱形、矩形的关系,接着出了正方形的性质;通过设置“思考”栏目,探索四边形成为正方形的条件,最后由例题具体说明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⑴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 ②、掌握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方法. ③、能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数学猜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②、通过四边形从属关系的教学,渗透集合思想.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成为正方形的条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通过理解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辩证观点.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四边形成为正方形的条件教学关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二、 二、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整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索法,用类比及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正方形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 到探究活动中。在知识应用上我是把所有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种整体和体系, 之后,采用递进练习法。让学生有简单到复杂,有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有阶梯的训 练,达到一个最好巩固知识的目的。此过程中,我用不同的语言表扬学生,激励 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新课程理念强调 “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但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采用 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 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探究概念、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过程分析: 情景引入 动手拼一拼(每位学生有一副三角板和一张等腰三角形纸板) 要求: 同桌合作一起拼图,讨论出两把这样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哪些我们熟悉的四边形? 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我们熟悉四边形呢? 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我们熟悉四边形呢?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我们熟悉四边形呢? 探索新知 1、正方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边 对边平行,四边都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 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对称性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正方形的判定 判定正方形的主要方法 1.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 2.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三、应用新知 1、例1:已知,如图,在Rt△ ABC中,∠ACB=900,CD是∠ACB的平 分线,DE⊥BC,DF⊥AC,垂足分别是E,F。 求证:四边形C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