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92615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0011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合(fǔ) 绯红(fēi) 耳濡目染(rú) B.濒临(bīn) 贮藏(zhù) 滥竽充数(yú) C.逮捕(dài) 修葺(qì) 既往不咎(jiū) D.追溯(sù) 步骤(zòu) 根深蒂固(d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燥 蜷曲 要言不烦 汗流夹背 B.陶醉 扭转 理直气壮 久负胜名 C.精湛 拓展 金碧辉煌 波澜壮阔 D.矛顿 荣誉 芳草如茵 守株待兔 3.下列属于“雅人四好”的是(  ) A.笔墨纸砚 B.琴棋书画 C.梅兰竹菊 D.望闻问切 4.词语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访问朋友 巧妙的办法 一片片岩石 B.弹奏小曲 优良的音韵 一缕缕云雾 C.倾吐欢悦 无字的歌谣 一阵阵山风 D.参观亲戚 清凉的山泉 一首首小诗 5.“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呢?”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我们不可能不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B.我们绝对不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C.我们一定会记住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5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7.下列语句中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你快点写———你写快点 B.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C.做完了作业去打球———作业做完了去打球 D.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8.为上联“绿树层层千山秀”选择合适的下联…………………………( ) A.梅花时到自然红 B.林木遍山山山绿 C.红花朵朵万里香 D.春来华夏展宏图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B.妄想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 C.我们要学习张小明同学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D.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就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10.“为是其智弗若与?”,句中“为”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 B.为了 C.因为 D.行为 11.传说创造文字的是( ) A.仓颉 B.炎帝 C.神农氏 D.燧人氏 12.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表示季节的词语是( ) 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_____风悲画扇。 ②天时人事日相催,_____至阳生春又来。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江水暖鸭先知。 ④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_____深。 A.春 夏 秋 冬 B.秋 冬 春 夏 C.春 冬 秋 夏 D.秋 夏 春 冬 13.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颜色词是( )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_____。 ②_____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③一水护田将_____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___桔绿时。 A.红 白 绿 黄 B.红 白 碧 黄 C.白 红 绿 黄 D.黄 白 绿 黄 14.根据情境,填入横线上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山重水复疑无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缘身在此山中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霜叶红于二月花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愁前路无知己 1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飘逸着沁人心脾的清香;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