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第一单元 声 检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用手按在音叉上,无论怎样敲打,音叉的声音无法长时间缭绕,这是因为 A. 手按在音叉上,音叉根本不振动 B. 手按在音叉上,声波根本传不出去 C. 手按在音叉上,影响了音叉的正常振动 D. 手按在音叉上,周围没有介质 2.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长度和质量的单位分别为 A. 小时、米、克 B. 秒、米、克 C. 秒、千米、克 D. 秒、米、千克 3. 下列物理学家及其贡献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 牛顿———万有引力 B. 阿基米德———浮力规律 C. 伽利略———摆的等时性 D. 富兰克林———杠杆原理 4. 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A. 空气、水、钢铁 B. 水、钢铁、空气 C. 钢铁、水、空气 D. 钢铁、空气、水 5.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6. 老师站在教室里讲课跟在操场上讲课相比声音要洪亮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A. 教室里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 B. 老师在教室内讲课的声音大 C.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 D. 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 7.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波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下列现象中哪个跟回声无关 A. 在室内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 B.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C. 船只利用“声呐”测定距冰山的距离 D. 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亮 9. 针对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0.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1. 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1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 C. 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3. 下列测量工具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均选填序号)。 A.沙漏 B.电子天平 C.磅秤 D.量筒 E.原子钟 F.刻度尺 G.停表 14. 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 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米(声速取 米/秒,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 15. 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 (选填“增大”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 (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 16.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 17.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