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符号R表示。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是Ω)(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符号kΩ)、兆欧(MΩ);换算:1兆欧(MΩ)=103千欧(kΩ) 1千欧(kΩ)=103欧(Ω) 3、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材料、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超导现象:金属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水银在-269 ℃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超导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点拨】在电厂发电、输电、贮电等电力方面使用超导体,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而引起的电能损耗。 要点诠释: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段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自身情况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总是存在的。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5、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比较电阻大小的方法 ①定性比较:在同一电源下,把对照的电阻分别和同一小灯泡串联,观察比较灯泡的亮暗。 ②定量表示:在同一电源下,用电流表测定并比较通过对照电阻的电流大小。 (3)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越细,电阻越大。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其结果表明:不同的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是不相同的。因此,与密度、比热容、导热性等特性一样,导电能力的强弱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即每一种物质的导电能力是不相同的。 【温馨提示】拓展———电阻定律: (1)内容:对于一定材料制成的横截面均匀的导体,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的长度l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2)公式:。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l、S、R的单位分别是米、米2和欧。代表电阻率,它的单位是欧·米。电阻率和导体的材料有关,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和合金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城小。 1、导体的电阻除了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外,还与 有关。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超导现象最直接的应用之一是制造 。(选填“电热丝”或“输电线”)。 【答案】材料(或导体材料);输电线。 【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有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不能做电热丝,若用在输电线上,可以减少由于发热而产生的电能损耗,所以适合做输电线。 2、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材料和温度有关,还与其 和 有关。 【答案】长度;横截面积。 【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3、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如图所示,在M、N两点之间分别接入不同的电阻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实验中应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 ; (2)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 (3)选用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