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显微镜 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2、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二:望远镜 1、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2、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不同点:①显微镜的目镜组一般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目镜组有的含有凹透镜。②显微镜物镜是短焦距,目镜是长焦距,望远镜是相反的。③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时候,都叫做物镜和目镜,但彼此具有不同的地方。④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作用是对物体进行一次放大。⑤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而两者的目镜作用都一样,起着放大镜的作用。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目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1、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凹透镜 【答案】C 【解析】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2、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 【答案】D 【解析】A.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平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D、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 3、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利用两个凸透镜的组合体,其中显微镜的物镜与 作用相同,望远镜的目镜与 的作用相同。(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答案】 投影仪 放大镜 【解析】物体在显微镜的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物体在目镜的焦距以内,通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1、下列物品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是( ) A.显微镜B.照相机C.老花镜D.“拐弯镜” 【答案】D 【解析】A.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原理是: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然后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次放大,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成像,故A不符合题意; B.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