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1014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综合复习作文课件:作文的结尾(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5955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作文,PPT,35张,结尾,课件,编版
  • cover
(课件网) 阅读总复习 阅读文章的分类 写景类阅读 记事类阅读 写人类阅读 状物类阅读 童话寓言类阅读 说明文 写景类阅读 1.文章的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移步换景) 事情的发展顺序 写景类阅读 我家的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空间顺序 写景类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 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 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 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 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 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 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安 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 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时间顺序 写景类阅读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文章写了哪些景物? ②.景物有什么特点?(一般在中间自然段的中心句)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想,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炊烟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理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2.本文是按照 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的,黄昏的炊烟是_____的。(4分) 3.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1分) A. 总一分 B. 分一总 C.总一分-总 写景类阅读 3.常考题型: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样的思想感情。 三方面回答 赞美、热爱、喜爱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5.“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_____的_____之情。(3 分)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