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48226

滇人版(2016) 七年级下册 初中信息科技 1.1 认识计算机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0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54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滇人版,2016,七年级,下册,初中,信息
  • cover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认识计算机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年级 七年级 课时 2课时 设计者 所属学校 本课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 本节是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0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主要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理解硬件是计算机的躯体,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学情分析 本学期面对的是初一下学期的学生,虽然他们在上学期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认识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箱等,但他们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主机箱内的硬件,本节课就从实物入手,让学生亲自观察主机箱内的硬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交流了解主机箱内硬件的功能和作用,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计算机的软件,以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形象的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的理论课,为了避免枯燥的讲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实物展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正在发展中的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些操作,某几种软件的使用,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在学法上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上课前先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计算机用途的问题,例如:“同学们通常使用计算机做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如查阅资料、玩游戏、聊天、购物、看电影等。 由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不知道 一个计算机系统究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有何作用?相互之间有何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跟着老师进入课堂。 二、 共同讨论讲授新知 1.常见的个人计算机 大家除了见过学校机房里的计算机以外,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计算机呢? 学生抢答 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种类很多,为了不生硬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归纳总结出常见的个人计算机。 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见过这样的计算机吗?(PPT展示图片,平板电脑) 学生回答这是平板电脑 这其实也是计算机,它属于掌上计算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个人计算机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一体式计算机和平板电脑。(课件展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