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51389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0096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水平,答案,试卷,法治,道德
    海陵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B C A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A B C B D C C 二、简析题 21.(1)①人身自由。②财产权。③法律禁止做的。(3分) (2)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⑤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 22.镜头中两位人物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1)赵大爷的行为是不负责任、非正义的行为,扰乱了邻里生活秩序,应受道德谴责。(1分)赵大爷在家门口安装的摄像头拍摄到对门王大伯家的客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是违法行为。(1分)行使权利有边界。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也可从法治和自由、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作答) 维护权利守程序。王大伯的权利受到损害,应该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1分)王大伯可以向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等投诉;如果不行,可通过调解组织或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与仲裁。如果还没解决,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分)将垃圾扔在他人门口,只会恶化邻里关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创意分,1分) 作为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依法维权。(1分) (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 三、实践探究题(15分) 23.(1)制度:①小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小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③小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人民(1分) (2)立法法不等同于宪法。 ①法律地位不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立法法是子法。(1分) ②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立法法规定的是国家立法方面的活动;(1分) ③法律效力不同:宪法是其他法律(立法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立法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法律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1分) ④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立法法)更加严格。(1分) 注:本题共5分,学生只回答前面的四个不同中的任一点,可酌情给1分;若既有前面的综述,且后面的阐述正确,可酌情给2分,总分不超过5分 答案示例: 要践行平等。邻里相处,要平等相待,反对特权,每个小区居民都平等地践行小区文明公约,不得享有超越于文明公约的特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对于损害小区业主利益的不平等现象,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能听之任之,必要时依法维权。(从邻里相处时践行平等的要求回答,每个角度1分,共3分) 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面对利益冲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敢于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面对侵害邻里利益的非正义行为,能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同时能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从邻里相处时能维护公平、守护正义的角度回答,共3分。其他维护公平、守护正义的具体行动,酌情给分。)海陵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个部分。 答题卡正面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答题范围,反面为历史学科的答题范围。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