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54505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成语填空训练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5107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成语,填空
  • cover
(课件网) 高考新题型 成语填空训练 题型分析 词语的使用是全国卷的必考内容。近几年来,全国卷对于词语的考查方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采用四选一式的客观题形式,考查的成语数量增加,试题由六句话构成,每句话包含一个加点成语,然后将六句话编为四个选项,每项包括三句话,要求考生选出“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2016年 和2017年 采用填空题,填入恰当的成语。 2018年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综合考查,其中成语部分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近义成语辨析,要求考生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考查方式与往年相比有了较大变化。 全国Ⅰ卷、Ⅲ卷中的成语题沿袭了2018年三套全国卷中的考查方式,但考查范围扩大到词语;该小题的题干表述也变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全国Ⅱ卷中则没有考查成语,改为考查引号及其用法。 2018年 2019年 2022年 试卷 成语 题目 涉及成语内容 2022全国甲卷 补写成语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天翻地覆②遥不可及③身临其境④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2022全国乙卷 补写成语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顺理成章②难以言喻 ③迫不及待 2022新高考Ⅰ卷 补写成语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不解之缘 ②秘而不宣(秘而不露,密不透风) ③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2022新高考Ⅱ卷 补写成语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②循循善诱 ③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2022高考语用新变化———填写成语 另外,2022年北京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对成语的考察,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要求考生结合语境判断成语意思表达的正确与否。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 B.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2022高考语用新变化———填写成语 (2023年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答案】第①处:成分残缺,可修改为:拥有人们难以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2分)第⑥处:动宾搭配不当,可修改为:这导致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2分) 第⑨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修改为:但是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2分) (2023年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注: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