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56941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67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省,汇编,解析,阅读,古代诗歌,试卷
  • cover
古代诗歌阅读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 辛弃疾①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②。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①此词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春天,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已有七年。②“一尊”句:化用陶渊明《停云》:“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陶渊明在东窗饮酒,好友远隔未至,只有“搔首”盼望他来。 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只今余几”与下片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照应,同用来强调“零落”二字,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B.“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典故,以表达词人此时内心的惆怅感慨。 C.“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作者运用反问的语气,讽刺那些沉迷酒色的庸人,说他们不懂得浊酒的妙处。 D.全词以知音难觅的主旋律起端,隐伏着壮志难酬的悲情,字里行间时喜时悲,时低时奋,跌宕变化,真挚感人。 16.“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意味深长,请品析其中的意味。(6分) 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其二① 苏轼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所恨蜀山君来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注】①周邠是苏轼通判杭州时的僚属和诗友,诗、画兼控,当他向苏轼寄赠《雁荡山图》及新诗之后,苏轼便写了和诗,②邮简:县名,在成都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比喻手法,写自己像马奔走于尘埃,像鹤关进了鸟笼,俗务缠身。 B.颔联诗人由眼前的雁荡山图,想象朋友游览时脚踏长虹般美丽石桥的场景。 C.颈联写诗人常在酒宴间提起周邠这个病翁,语言沉重,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D.本诗由过去写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时空巧妙转化拓展了诗歌意境。 16.这首诗尾联抒发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分析。(6分)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蛋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注】①辛弃疾被弹劾免官,赋闲在带湖。曾任司谏的汤朝美从广东新州贬所调往江西信州,汤曾和过辛弃疾词《水调歌头·盟鸥》,辛弃疾又用原韵写此词作为答谢。②金阙、九关:均喻指宫廷。③日边:喻指帝王左右。④蟹螯杯:晋人毕卓嗜好饮酒,持蟹螯饮酒于船中,是他一生的追求。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上片既有对友人忠肝义胆却遭贬谪的同情,又有对其积极进取的勉励。 B.本词下片运用晋人毕卓持蟹螯杯的典故,写作者闲居带湖,以饮酒吃蟹为乐。 C.本词下片“笑”字意为苦笑、蔑笑,反衬词人备受压抑、壮志难伸的悲哀和无奈。 D.本词上片情感乍悲乍喜,文意一波三折;下片却一气奔注,牢骚苦闷倾泻而来。 16.本词上下两片,对比手法突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