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7035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题练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531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阅读,文本,连续性,编版,练习
  • cover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题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时间:40 分钟 (一)闽南红砖古厝 材料一:“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 古厝的建筑极有特色,它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和白色花岗岩,屋顶多为燕尾脊,细部装饰多用砖雕、木雕、石刻。红砖古厝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材料二:壮丽的红砖古厝主要分布于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在台湾省以金门最为集中。金门民俗文化村,始建于1900 年,所有建筑材料及建筑师都来自闽南地区。可以说,两岸红砖建筑文化一脉相承,佐证着两岸的同根同源。 材料三:下面是三副红砖古厝上贴的对联。 ①族本中郎派 家承学士风 ②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 则刚 1. 古厝的建筑使用了大量不同的材料,下列不属于其中一项的是( )。 A. 红砖 B. 红瓦 C. 琉璃瓦 D. 白色花岗岩 2. 古厝的建筑细部装饰用的是( )。 A. 羽毛、亮片、干花 B. 颜料、雕花、木雕 C. 砖雕、木雕、石刻 D. 堆贴、石雕、木雕 3. 金门民俗文化村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师都来自( )。 A. 东北地区 B. 闽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4. 红砖古厝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_____ _____ 5. 阅读材料三,选择其中一副对联,说说你的理解。 _____ _____ _____ (二)二十四节气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24 个时节和气候,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耕种的补充历法。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 季节 月份 节气 春 1 月 立春 雨水 2 月 惊蛰 春分 3 月 清明 谷雨 夏 4 月 立夏 小满 5 月 芒种 夏至 6 月 小暑 大暑 秋 7 月 立秋 处暑 8 月 白露 秋分 9 月 寒露 霜降 冬 10 月 立冬 小雪 11 月 大雪 冬至 12 月 小寒 大寒 材料三:据说,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是这样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即后来的冬至、夏至)。到战国后期,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随后,人们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1. 要想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我们可以去读材料( )。 A. 一 B. 二 C. 三 D. 一、二 2. 所给的材料中没有介绍二十四节气的( )。 A. 概念 B. 来历 C. 习俗 D. 划分 3. 一个月里有( )个节气。 A. 1 B. 2 C. 3 D. 4 4.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寒露之前应该是( )。 A. 白露 B. 立冬 C. 秋分 D. 霜降 5. “据说,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是这样的”中的“据说”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 _____ 6. 二十四节气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谚语“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就预示着“霜降”这一节气快要来了。请你再写一句与“立秋”有关的谚语: _____,_____。 7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1. C 2. C 3. B 4. 红砖古厝主要分布于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在台湾省以金门最为集中。 5. 【示例】我选对联①。上联表明古厝主人的祖上是官宦人家,家族显赫;下联表明古厝主人是书香门第,家风儒雅。 (二)1. C 2. C 3. B 4. C 5. 不可以去掉。“据说”一词说明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如果去掉了“据说”,表示信息是确定的,是有依据的,与实际不符。“据说”体现了材料用词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6. 雁儿脚上带霜来 立了秋 把扇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