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80709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二第6章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 同步练习(有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624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答案,练习,同步,适应,自然选择
  • cover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新基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C.有性生殖的出现,推动了生物进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 D.任何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畴 2.图6-2-1表示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6-2-1 A.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棕蝙蝠活动能力强,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 C.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D.蝙蝠在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3.已知种群中一些个体留下的后代数多于其他个体,而且多出的程度受其表型和行为的影响,产生这种结果的过程称为选择。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自然选择中环境条件决定群落中生物进化的方向性 C.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取决于种群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表型进而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 4.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 C.35%、65% D.45%、55% 5.一种蛾中,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的,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假设有640只浅色的蛾和360只深色的蛾,群体呈遗传平衡,那么有多少只蛾是杂合体 (  ) A.40只 B.80只 C.160只 D.320只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适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只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异 B.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则种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可保持不变 D.若个体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变异,则该变异在后代中必然被保留和积累 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种群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预测进化的方向和变异的方向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种群中大量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中性突变不起作用 8.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9.许多生物特别是动物,在不同的生活季节中,数量存在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形成一个瓶颈样的模式图(如图6-2-2所示,为抗药性个体),其中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 图6-2-2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填“是”或“否”)。为什么                         。 (2)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性个体大多被杀死了,保留下来的大都是抗药性个体,这是由于    的选择作用,其实质是增加了        的频率。而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作用时,敏感性个体反而被选择,导致下一代害虫中敏感性基因频率升高,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                      。 二、能力提升 1.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把两个种群完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