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8259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有理数的乘除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379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乘除
  • cover
七年级 数学 学科电子备课教案 课题1.5有理数和乘除 主备: 二次备课: 审批者: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及有理数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能利用除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经历探索、归纳多个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法则。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按负因数的个数对乘法进行分类研究。 教学时数: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有理数乘法1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 2.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约10分钟) 阅读书本第28~30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什么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3、看懂例1 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情况、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展示、互查、交流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教师。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问题: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厘米,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 (2) 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厘米,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 (3) 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厘米,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 (4) 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厘米,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 高(或低)多少? 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零。 非0两数相乘,关键是什么? (1)确定积的符号 (2)求出绝对值之积 计算: (1)(-5)×(-6) ; (2) ; (3) ;(4) ; (5) 同小学所学的一样,在有理数范围内,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1,我们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0分钟) 课本p31页练习1 2 3 五、课堂小结(4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总结 六、作业(10分钟) 课堂作业: 必做题:计算:课本37页 1 选做题: 实际应用:举一个实例说明(-4)×(-3)=12的意义。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2 一、复习回顾(2分钟)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什么叫互为倒数? 二、学习目标(1分钟) 1. 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有理数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 阅读书本第31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课本31页问题3 2.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步骤? 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情况、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展示、互查、交流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教师。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1.课本31页问题3: 结论: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2.计算: 多个非0有理数数相乘的步骤: (1)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 (2)再把各个乘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0分钟) 课本p32页练习1 2 3 五、课堂小结(4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总结 六、作业(10分钟) 课堂作业: 必做题: 计算:课本37页 2 计算: 第3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