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16407

以情境化试题导向核心素养教学——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16-17题分析报告

日期:2024-05-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3次 大小:1198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试题,情境,导向,核心,素养,教学
  • cover
以情境化试题导向核心素养教学———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16-17题分析报告 2023年中考已经圆满结束,在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下,今年的试题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只有不断研究、深入研究,才能把握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落实必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彰显化学学科价值(第16题) 16.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_____。“烬”中含钾盐。农业上可用作_____。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 。 (5)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_____ 。 1.命题思路分析 本试题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化学知识融合考查的试题。试题材料节选自我国茶文化中文献瑰宝:唐代陆羽著的《茶经》里面记载煮茶用“风炉”和盛茶用“漉水囊”两个用具介绍为真实情境素材,深挖素材,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查内容包括化学材料、燃烧的条件、化学肥料、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微粒的基本性质。试题既能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古今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又能加深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以及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从物质和变化的角度初步分析、解决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学科核心素养。 第16题能很好的体现“双减”政策下,重视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双基”考察,难度适宜、考法结合真实情境,灵活变动。初步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出现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并注重“立德树人”。整道题从我国古代文华、技术成果中挖掘素材,让学生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 2.教学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落实 无论是新授课或者复习课,建议紧贴课本,带着学生翻阅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考点,稳打稳扎过好基础关,落实必备知识。如本试题中的材料分类、化肥的种类、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微粒的基本性质、基本实验操作等,都是必备知识。平时命制的小测、周测、月考题目时,对于各考点的合理分配,均衡落实。对于如“合金是否为合成材料”、“化肥的分类与作用”等易混易错的知识,则需重点落实、反复训练。 (2)注重书写和表达规范 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一是书写,不但字迹要书写规范,同时不能有错别字或不合理的词语搭配,如本题中出现的“无规则”写成“无规择”、“不断运动”写成“不断动作”。二是多向学生强调简答表述注意科学性与规范性,语句尽量与教材描述一致。例如本题中的“钾肥”不要写成“钾肥料”、“分子不断运动”不要写成“分子不断扩散”等。日常教学中,多举上述这些表达不规范的例子,并让学生理解到位为什么不规范。 (3)关注古代文化、现代科技技术和社会热点等情景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填空题往往从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出发,考查一些必备知识。作答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清问题的要求,同时联系上下文,用准确的符号、精炼的语言答题,确保“一击命中”。 (4)加强化学阅读与理解能力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认识活动,与一般阅读不同的是,化学阅读是化学思维深度参与的认识活动。它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能用化学的思维去提取信息并分析、整合信息。如本题虽然古文的不好理解,但是题目中都有解析,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实现高起点低落点的考查原则。同时图片也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