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620395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模块综合测评 - (解析版+原卷版)

日期:2025-04-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392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解析,测评,综合,工程,模块
    模块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C [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在冲洗过程中,杂菌和酵母菌被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根本的原因是其他微生物不适应缺氧和酸性环境。] 2.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工程中的基础技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和细菌的培养基成分相同 B.平板划线法中的“线”是连续的、不分区域的 C.微生物培养基中并不是都必须添加碳源或氮源 D.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 C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如可用活鸡胚培养病毒;平板划线法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划线是分区域的;微生物种类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所培养微生物的需要确定培养基的成分;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 3.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 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菌落数 Ⅰ 琼脂、葡萄糖 35 Ⅱ 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 250 Ⅲ 琼脂、生长因子 0 A.该实验采用的是液体培养基 B.该实验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C.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 D.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葡萄糖 D [该培养基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而不是平板划线法接种;Ⅰ与Ⅲ中有葡萄糖、生长因子两种变量,不能得出相应结论;Ⅱ和Ⅲ对照,自变量是有无葡萄糖,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葡萄糖。] 4.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培养基要进行煮沸灭菌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D [A项,对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项,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完全取下放到一边。C项,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在火焰旁冷却后,再用其挑取菌落。D项,在微生物的培养中,一般将培养皿倒置,在皿底上用记号笔做标记。] 5.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常用好氧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利用图1的发酵罐来大量生产味精,发酵流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发酵中所使用的谷氨酸棒状杆菌菌种可从自然界筛选也可通过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或者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为了保证发酵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图中发酵配料及发酵罐需经过严格的灭菌 C.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加料口取样,随时监测产物浓度和微生物数量 D.图中发酵过程需通入无菌空气,并通过搅拌使培养液与菌种充分接触后关闭通气口 B [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无法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错误;严格灭菌可以杀死发酵配料及发酵罐中的所有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从而保证发酵产品的产量和品质,B正确;在发酵过程中,应通过放料口取样,随时监测产物浓度和微生物数量,C错误;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好氧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不能关闭通气口,D错误。] 6.下列关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新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无性生殖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