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25809

12《拿来主义》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6492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2023,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拿来主义 作者:鲁迅 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的观点、思路和结构及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 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的讽刺意味,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2、情感陶冶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自主学习效果检测一 字词 冠冕堂皇  吝啬  玄虚  蹩进  残羮冷炙  脑髓  孱头  自诩 guān miǎn sè xuán bié gēng zhì suǐ càn xǔ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发表《孔一己》、《药》等小说“四-一二”后,定居上海。 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 《坟》、《花边文学》、《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集外集》 《南腔 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本文写于1934年。 1919年五四前后,是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时期,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几乎成了笑谈。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 于是,三十年代“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一度抬头。这时,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1934年6月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自主学习效果检测三 整体感知 将文章划分为两部分 1—4:批驳“送去主义” 5—10:论证“拿来主义”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明确: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 议论文的说理议论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阐述正确的论点,叫“立”(即立论) 一种是驳斥反面论点,叫“破”(即驳论)。 “立”和“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学情调查及疑难反馈 1、“破”字当头的结构及好处不了解 2、对待“大宅子”的几种态度和实质 答不出。 本课时学习重难点 有破有立的论证结构 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重点在批判“送去主义”。 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从历史上的“闭关主义”起笔,意在说明: 1)二者是血脉相承、衣钵想继的 2)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 分析课文 思考1: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 义”的 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根源是_____,其实,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有_____和_____,以及_____.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_____,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一是导致_____,二是导致_____.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闭关主义 送古董 送梅兰芳 崇洋媚外 经济衰败 主权丧失 送古画新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