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历史导学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1 HYPERLINK \l "_Toc303876614" 第2课 贞观之治 5 第3课 开元盛世 9 HYPERLINK \l "_Toc303876616"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13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17 HYPERLINK \l "_Toc303876618" 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21 第7课 隋唐的文学技术 25 HYPERLINK \l "_Toc303876620" 第8课 活动课:编辑历史小报到 29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30 HYPERLINK \l "_Toc303876622" 第10课 宋金对峙 34 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38 HYPERLINK \l "_Toc303876624"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42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46 HYPERLINK \l "_Toc303876626" 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50 第15课 看图说史 54 HYPERLINK \l "_Toc303876628"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54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58 HYPERLINK \l "_Toc303876630" 第18课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60 第20课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65 HYPERLINK \l "_Toc303876632" 第22课 盛世危机 67 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71 HYPERLINK \l "_Toc303876634" 第24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 74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序号:1 一、导学目标知识点: 1、隋朝,建立于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 2、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3、隋统一的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4、605年,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北京),南达余杭(杭州)。 5、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6、隋文帝开创科举制,隋炀帝时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7、科举制打破了门第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课 时:1课时 三、导学方法:阅读、讨论 四、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快速阅读本文,粗略理解大意。 (二)基础知识检索、填空。 1、_____年,_____废北周皇帝,建立_____朝,定都_____,_____就是隋文帝。_____年,_____灭掉南方的_____,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2、大运河的开凿 _____年,_____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北通_____,南达_____,全长_____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段,和_____沟通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大水系,是世界伟大的工程之一。 3、科举制的创立。 _____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_____,科举制正式形成。 (三)检查预习 1、自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出、回答基础知识填空。 课堂导学: 1、问题探究: ①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 ②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温故知新 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自己动手: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对照《中国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哪些省?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课堂练习: 1、581年,杨坚(隋文帝)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A、京师 B、大都 C、长安 D、东京 2、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长期的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907年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 A、消灭南方的陈 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促进南北交通 D、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4-11题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和皇帝分别是( ) A、589年 隋文帝 B、618年 隋文帝 C、581年 隋炀帝 D、605年 隋炀帝 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洛阳 C、江都 D、余杭 课外练习: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