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3800

中考历史复习单元分层训练(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含解析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307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资产阶级,建立,中华民国,民主革命,历史
    单元分层训练(八) 1.A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者,其意在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故选A项。] 2.B [根据材料“从1906年冬到1911年春,革命党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起义活动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B项正确。] 3.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仿效日本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仿效美国发起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洋务运动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而发起的,排除B、D两项。] 4.D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标志着清朝正式灭亡,是中国封建王朝结束的标志,D项符合题意;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因此A到F是中国近代史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到E(1927—1937年)是土地革命时期,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5.B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故选B项。] 6.D [题干信息“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睱,何暇及其他”大意是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怎么顾得上革命,这说明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影响小。因此,这段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辛亥革命的影响,D项正确。] 7.B [根据材料“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其中不乏趋炎附势的投机者,说明革命阵营潜藏着一定危机,故选B项。] 8.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是民国年份加上1911等于公元年份,因此20+1911=1931,A项正确。] 9.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此材料体现了推翻帝制,走向共和,C项正确。] 10.C [根据图示可知,辛亥革命的探索成果包括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C项正确;成立兴中会、黄花岗起义属于探索准备阶段的史实,排除A、B两项;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的体现,排除D项。] 11.A [根据材料“银币背面上方铸‘中华民国元年’,中间铸刻的篆书‘汉’字取代了惯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皇权的蟠龙图案”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A项正确。] 12.B [根据题干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研究历史根据的史料。《清帝退位诏书》是清朝灭亡的见证,属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故选B项。] 13.C [图一反映的是清朝专制统治被推翻;图二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因此材料反映的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故选C项。] 14.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