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6269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成语填空(含答案)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97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
  • cover
语用专题训练--成语填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A)的中华文化中,历来重视人心民意,并由此认识到道义对于民心作用巨大。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指出:行政刑法等治理手段,只能从外在规范层面约束百姓的(B),而道德礼仪代表的教化方式,则可以令百姓在内心为之感化而归服。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继承了德政思想。孟子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在孟子看来,道德具有(C)的特点,能无形影响人,因此如果一个政权能够居仁行义、以王政待民,那么“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百姓归顺这一政权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势不可挡。与孟子相近,荀子提出“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的观点,认为只有符合道义的政权才能收获民意、称王天下,而单纯以武力为基础的政权都不得不仰仗外在条件,因此是不稳固的。此后,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符合道义成为衡量一个政权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9月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一起向英烈敬献花篮。虎门销烟、武昌起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百万雄师过大江……纪念碑上一幅幅浮雕,浓缩着一百多年来___①_____的中国革命历史,展示了千千万万英烈的丰功伟绩。 今日山河锦绣,国强民富,我们应____②____,不可忘本。不能忘,在危难的关头,那一声声振臂高呼、鼓舞人心的呐喊;不能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一次次前仆后继、浴血向前的冲锋;不能忘,在灾难来临之时,那一幅幅____③____、火线救援的画面;不能忘,在疫情肆虐之际,那一个个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的身影……无数英烈,他们用滚烫热血染红飘扬的旗帜,以铮铮铁骨撑起民族的脊梁。 今天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人们把最美的鲜花献给你,把最深的思念寄予你,把最高的敬意致以你———英雄烈士。你逝去了,但英灵不朽,山河永念。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叙事之所以①,甚至让人欲罢不能,两种因素形成不可代替的作用:情节内部的传奇性与悬念产生强大的吸附力,人们被“欲知后事如何”的渴念牢牢拽住而无法脱身;众多斑斓夺目、逼真神肖的细节构筑或者还原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细节是对于事件整体一个切面的捕捉、截取,或者聚焦、扩大、展示某一个点,使之成为特写镜头。 一个脸部表情、一条皱纹、一块衣襟上的污迹、一个街景、一面悬崖、一阵掠过森林树梢的风声或者一辆斜倚在墙角的自行车都可以成为文学的细节。对于文学来说,细节制造的清晰形象和感官活跃是审美②的组成部分。如果只有情节的传奇性与悬念而缺乏充足的细节,如果人们读到的仅仅是故事梗概,文学的魅力会③。中国经典文学之中,《红楼梦》之所以花团锦簇、琳琅满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盛的细节再现。否则,人们无法想象那个既诗意又世俗的大观园。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怪石嶙峋的海边岩洞里,丛林枝条的细密掩遮下,鲣鸟母亲正在精心呵护着()的幼鸟,渴盼着外出觅食的鲣鸟父亲满载而归。 此时,鲣鸟父亲正奋力捕食。只见它从高空俯冲进大海捕获肥美的鱼虾,正衔着赶回。谁知,却被半路杀出的“强盗”劫去了食物为了不让幼鸟挨饿,它只好再次返回大海。 这个“不知廉耻”的“强盗”,就是军舰鸟。它不仅外形巨大、凶猛,“战斗”起来也不逊于一艘火力十足的“攻击舰”。一旦看到鲣鸟们抓到了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