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64100

统编版专题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年三升四语文暑期阅读专项提升学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10122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阅读,统编,升学,专项,暑期,语文
  • cover
知识梳理 一、提问方式 ①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②请你根据如下信息,完成。 二、知识梳理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数据表格、符号、图解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中间缺少明显的连续性线索,是需要经过思考提炼才能找到相关信息或内在联系的文本形式。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 一、仔细研读,理解内容 (1)抓题目。题目是文本内容最精要的概括,把握题目,有助于理解文本信息。 (2)画重点。有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的,内容集多、杂、乱于一身,不容易理出头绪。在阅读时,可以用圈点的方法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对于图文结合的材料,更要注意将图文结合起来阅读。 二、提取信息,加工信息 题目所需的信息就是有用的信息,问题问的是什么,就利用之前从材料中获取的关键信息作答。如果不能直接用来作答,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组合、归纳、推论。 小技巧: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字,从材料中找到相应的关键字,或者和其最相关的信息,再加以辨别分析,找到最关键的信息。 三、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用到的都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因此,答题时,还是要仔细研究材料,理解材料,再利用关键信息,正确地解决问题。 专项提升 一、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关于阅读 材料一: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次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甩下了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因为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以前语文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的试卷也都增加了。原来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大量的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甚至可能连卷子都做不完。 材料二: 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认为:一个人最迷人、最值得赞美、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①zī(A.姿 B.资)态,是阅读的zī态!的确,阅读是一种②yōu(A.忧 B.优)雅的zī态。一卷在手,平添几分儒雅。富有诗书,其品自高。阅读,可以让你如春风一样温柔;阅读,可以让你如夏荷一样清纯;阅读,可以让你如( );阅读,可以让你如( )。书读得多了,便会有脱俗之感,使人举止得体,谈吐不凡,气质高雅。 材料三: 阅读非常重要,为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某学校对六年级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阅读时间 读书计划 读书笔记 每天阅读时间 百分比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1小时左右 10% 有计划 10% 每次阅读都做 5% 半小时左右 40% 有时有计划 20% 有时会做 20% 没有阅读 50% 没有计划 70% 老师要求才做 75% 1.请给材料二中的①②处选择正确的字,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 ②( ) 2.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关于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告诉我们 ,材料三告诉我们 3.用心品读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合适的内容。 阅读,可以让你如春风一样温柔;阅读,可以让你如夏荷一样清纯;阅读,可以让你如 ;阅读,可以让你如 4.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材料一谈的是高考改革,和我们小学生的距离比较远,可以不用在意。( ) (2)温儒敏教授谈高考改革,是为了引导老师、家长和学生重视阅读,让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 (3)材料三显示每天阅读的人数和没有阅读的人数比例各占一半。( ) (4)材料三中说明六年级有90%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