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67590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578622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cover
(课件网) 宋代豪放词派又一人: 辛弃疾 走近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走近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诵读词作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词作 这是一首怀古词,那词人在作品里都写到了哪些古人?他们的情况如何? 孙权,三国时,东吴掌权者孙权,在京口建立东吴,以区区江东之地,背倚海疆,北拒曹魏,西抗刘蜀,遂使天下鼎足三分,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孙仲谋 赏析词作 这是一首怀古词,那词人在作品里都写到了哪些古人?他们的情况如何? 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出身京口,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但他从小志向远大,想平定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公元420年在扫除所有障碍之后,大权在握的刘裕终于代晋称帝。 寄奴 赏析词作 这是一首怀古词,那词人在作品里都写到了哪些古人?他们的情况如何? 刘义隆年号。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元嘉 赏析词作 这是一首怀古词,那词人在作品里都写到了哪些古人?他们的情况如何? 北魏太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tāo]之小字。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祠均已被金占领。 佛狸祠 赏析词作 这是一首怀古词,那词人在作品里都写到了哪些古人?他们的情况如何?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廉颇 赏析词作 词人分别是怎样提到这些古人的?其所蕴含的情感是怎样的? 孙仲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称孙仲谋为“英雄”,可见词人对此等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而“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则又表达出了词人面对现实中英雄不再、伟业无存的现状的感慨。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