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78252

13.4《树和天空》课课练(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92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4,统编,第四,中册,必修,选择性
  • cover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树和天空》课课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不期而遇,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 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②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③ 在十字街头,望着眼前的一切心感渺茫,胜利、掌声、鲜花早已离我远去,我完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找不到未来的路。 ④爱过,笑过,恨过,终于一切随风飘去,零落成泥,然而,生前身后的空间, 着细腻的温情,淡淡飘香。 A.汲取 总算 徜徉 充溢 B.汲取 总算 徘徊 充溢 C.获取 终于 徘徊 充斥 D.获取 终于 徜徉 充斥 2.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别了,大城市的一切。_____ ①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他确实受了重创,这只能让这片能容纳人世间所有痛苦的土地来抚慰了。 ③他从荣誉的巅峰重重摔下,不摔死也会受一身重伤。 ④他在一个夜晚静悄悄地踏上了归途。 ⑤大地宽厚的胸怀能够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⑥不,他没有徐志摩潇洒,回家的路,他每一步都走得步履蹒跚。 A.⑥③④①②⑤ B.①⑥③④②⑤ C.④①⑥③②⑤ D.④①②⑤⑥③ 评卷人得分 二、小阅读-课内 3.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树及其自然界,对此应如何理解? 评卷人得分 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夜巷 苏金伞 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 (有删改) (二) 树和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三)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钱钟书《谈中国诗》 4.下列对第一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这首诗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5.要使语言具有诗意美,就要学会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要尽量用有限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刺激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扩展出无限的审美空间。请分析三则材料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体现语言的“诗意美”。 6.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用意象组合及其变化来表现情感的起伏流动。试分析材料一、二中的两首诗歌是通过什么样的意象组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名字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