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47456

第2.2课 《大战中的插曲》(分层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51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必修,选择性,统编,语文,高中
  • cover
第一单元 2.2《大战中的插曲》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下面例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 A.体育已从原来“偏竞技”和“为国争光”、扩展到了现在的“为老百姓服务”。 B.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C.唐代边塞诗人中高适与岑参齐名、人称“高岑”。 D.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得罪了老张的业务主管,事后懊悔不已,他总想找机会向对方道个歉、解释清楚,以便消除误会。 B.中学生常常为写不出好文章而烦恼,其实,要写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C.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 D.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了浸润和充盈着情与爱的军民鱼水情,十送红军,又怎么舍得送完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对这些 的亲人们来说, 十万红军是亲人组成的队伍,革命的目的就是为_ 的穷苦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就是胜利之后回家过日子。多么朴素平实的愿望啊,平平凡凡之中,___着参加革命的初心,诠释着中国革命的真谛。长征的伟大正在这里,长征的温柔也正在这里。“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紧紧拉住亲人手,革命胜利早还乡”,每个字每个音,都诉说着对亲人无尽的牵挂和嘱附,( ),都跳动着胜利回家的渴望。—曲曲缠缠绵绵唱不完的红歌小调,诉说着一段段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往事。是的,红军,就是一支在硝烟弥漫中带着情与爱跋涉前行的队伍,而漫漫长征路,就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_ 的对于家园和国家的大爱之道。 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 )。作为文学工作者,需要重拾长征精神,团结一心,目光坚定,沿着人性追求真善美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直至永远,甚至永恒。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极目远望 饥寒交迫 表征 铺砌 B.望眼欲穿 饥肠辘辘 象征 铺砌 C.望眼欲穿 饥寒交迫 表征 铺筑 D.极目远望 饥肠辘辘 象征 铺筑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男女老少都从家里出来相送,跟红军话别,有说不完的情深意长,热泪沾湿了衣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5.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长征来说,每一次危急关头, ,而每一次的胜利,又都可能潜伏着失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还有8万多人,到达陕北时只剩8千多人。人虽少了,但大家思想统一了。残酷的斗争环境不仅是对整个党、整个红军的一次生死考验, 。湘江战役失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扶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