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记》导读 一生至少需要读两遍的书 【书名】《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版本 01用一生去读《西游记》 《西游记》,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四大名著中我们最早熟知的。它被绘成连环画,制成动画片,拍成电视剧,几乎影响着着每个人的童年。 一般人从少儿时期就开始接触《西游记》故事了,我们从小就想知道“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后来又看电视连续剧,熟悉了“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旋律。 不过,这是一部需要用一生去阅读的名著,每个人至少需要读两遍才能领会小说主旨。 第一遍,我们会记住那些有趣的情节,比如官封弼马温、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喜欢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有点讨厌那个动不动就念紧箍咒的唐僧。 然后,等我们年龄逐渐长大,我们就会产生诸多疑问,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么多天兵天将都挡不住,为什么取经路上遇到妖精却常常无计可施?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直接飞到西天取回经来?既然吃了唐僧肉会长生不老,为什么妖怪捉到唐僧却先放着不吃,到最后想吃也吃不成了?等等等等。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读第二遍了。第二遍,你要从故事中读出寓意,从有趣中读出深刻,打开一个完全不同的《西游记》新世界。 用一生去读《西游记》,你可能会在《西游记》中看到自己的人生。比如你对孙悟空的认识:少年时代,你和孙悟空一起叛逆;青年时代,你和孙悟空一起戴上了紧箍咒;中年时代,你终于和心中那个假孙悟空决裂;进入老年,你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世界上的所有紧箍咒对你来说都没有必要存在了,你成了斗战神佛,你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也战胜了自己。这时候,回想一生的经历,你是感到骄傲还是有些懊恼? 初中时的阅读,将会为你今后重读做好铺垫,在这个年龄段,你只管去熟悉那些有趣的情节和“人物”好了! 02吴承恩与《西游记》 如果现在我说《西游记》的作者并不一定是吴承恩,你可能会笑话我故作惊人之语。不过,从《西游记》的故事源流来说,还真不是吴承恩的原创。 《西游记》故事来源于唐代玄奘取经一事,玄奘回来后口述《大唐西域记》,其中既有真实史料,也有虚构故事;到宋代,又出现了一部书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其中有了一位“猴行者”;元代又有了《西游记平话》。如果《西游记》的作者真是吴承恩,他也是在这些基础上写成的。 吴承恩,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即以文鸣于淮”,但成年后“高考”却多次失败,一直没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后来才找了个机会出任县丞,但两年后就“耻折腰”“拂袖而归”。从这点来看,这吴承恩也是条汉子,且是在现实社会中翻过跟斗的。 如果确实是他写成的《西游记》,那么,他一定把孙悟空当做自己来写的。他让孙悟空一身本领,却又给孙悟空带上紧箍咒;他让孙悟空桀骜不驯,却又让孙悟空最后修炼成佛……这些情节中,一定有吴承恩对人生的领悟。 03《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情节可分为有机联系的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情节内容各自包含若干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像一篇短篇小说或中篇小说,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西游记》共100回,我们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来阅读。 第一部分(1~7回),讲的是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有人称作齐天大圣传”,这7回要认真读。 第二部分(8~12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也即是“取经人和取经缘由”。这5回,最好也都要读一读,因为这些毕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 第三部分(13-99回),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些回目中降妖除魔的故事,有些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