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5299

专题06:诗歌鉴赏-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期末巩固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307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统编,答案,练习,巩固,期末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诗歌鉴赏-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期末巩固练习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①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②川迥:渺远的川流。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 B.“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以“尽”“开”二字,勾勒出登楼远眺时岳阳全景与洞庭湖面的浩渺壮阔。 C.“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以夸张手法极写楼高,仿佛置身云端,与《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写宴手法异曲同工。 D.“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以凉风舞动衣袖的动态,暗含诗人超脱愉悦的心境。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滁州醉翁亭 (宋)欧阳修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3.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意趣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本诗从“醉中遗万物”的闲适心境写起,重点刻画了“① ”(用诗中词语作答)这一意象,生动描绘了其声响与情态。结尾处将其与“丝竹”进行”② (填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人③ 、④ 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上李邕①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②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③沧溟④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⑤,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⑥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yōng):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②假令:假使,即使。③簸却:激扬。④沧溟:大海。⑤殊调:格调特殊。⑥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 5.请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在《行路难》中,诗人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先是一连使用了“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表现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接着用“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意象,象征自己人生道路中的① ;还巧用了“垂钓渭水”和“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② 的情感;最后则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呐喊中一扫阴霾,挥洒豪情。 6.甲诗和乙诗创作于李白人生的不同阶段,但相同的是,两首诗中都出现了“风”的意象,且都出自典故。请结合两首诗中划线句子的内容,谈谈这两处“风”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