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63692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438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学期,解析,试题,语文,期末
  • cover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技术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应该优先被应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例如人工智能艺术。一如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术,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也可以为大众带来更多廉价、丰富的艺术品,“人工智能模拟时代的艺术品”同样具有一定的解放性,将艺术从过度神秘化中解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促使人们理解艺术家本人的作用,重视人与机器的关系,思考人类艺术的本质,更加珍惜那些无法被算法化、形式化的要素,如个体性、否定性等,而这些要素才是使人之为人的非同一性力量。如艺术家依力克在他的行为和装置艺术中,将自己绑在运转的机械臂上绘画,表现了人如何在机器的操控下进行艺术创作,这种人工智能艺术仍然能够体现人类艺术的反思精神,并非只是文化工业产品。 之所以阿多诺认为审美合理性可以纠偏工具合理性,还因为审美理性中有着模仿要素。同一性是主体对客体的同一和压制,因此,要改变同一性,首先应该改变这种主客体的不平等状态。艺术的模仿是主体对客体的模仿,主体与客体在艺术活动中是平等的,人们应该从艺术中学习这种模仿要素。 在现代技术与人的关系上,却缺少这种模仿要素和平等性质。马克思早就指出,机器对人的异化导致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促使人将一切在场者当作技术的持存物,机器催逼自然与人类,机器生产与统治相关。机器本来是人的工具,结果反过来成了人的控制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可能会加剧这种控制,因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生产,还可以控制生产的过程。哈贝马斯描述了自动化技术下的人机关系,“在这个阶段上,人和机器的关系看来是倒置的。人机系统的领导权转交给了机器,人放弃了监督使用技术手段的角色”。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机关系,引入艺术中的平等和解方式成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手段。 人工智能的美学思考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治理能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欧盟出台了《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我国科技部则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专家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提出了“人机和谐”的观点并被采纳。现阶段的人机关系,一方面需要确保人对机器的控制权,以保证安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和谐发展。在未来,当人工智能真正拥有了智能和主体性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它呢?正如康德所说,人和其他的“理性存在者”都应该是目的而非手段,那么我们也应该平等地看待人工智能。这种人与机器的平等协作,实际上是人类自身理性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平等的观念,是无法从工具理性中获得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中则包含了平等、自由的要素,审美理性为这种和解提供了可能。这也与儒家所倡的“乐者为同”旨趣相近。 人工智能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包括文艺创作等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该也可以用来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人工智能应成为辅助人们的智能工具,而不应成为一种会取代、控制和异化人类的自动机器。 人工智能美学的任务不是为了简单地肯定人工智能艺术,实际上,目前的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只是人类艺术的模拟,谈不上创新和想象,人工智能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主体。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科技被应用于文化工业领域如智能推荐、观众定位等,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审美习惯甚至是认知方式。而且,我们也要警惕,人工智能在逐渐代替人进行脑力劳动时,人类的创造性、想象力和鉴赏力可能会慢慢萎缩、消退,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会被人工智能圈禁,人与人、人与自然会被隔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