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8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会独立地解答一步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3.探究并理解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掌握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例1图,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天平,天平的左边托盘中放着一个x g的苹果和一个50g的砝码,在天平的右边托盘中放着一个200 g的砝码,这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你能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列方程吗?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天平平衡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根据这一等量关系列方程为x+50=200。 3.师:你同意吗?在x+50=200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请你利用等式的性质,尝试求出x的值,把过程写在本子上(生独立思考)。 4.师:相信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5.师生交流计算方法。 生:我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50,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的左边减去50后只剩下x,方程的右边减去50后所得的数就是x的值。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x+50=200 解:x+50-50=200-50 (方程两边都减去50) x=150 师:是的,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有的同学可能有困惑,为什么是在方程的两边都减50,而不是加50或者乘50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能够分析出想让左边只剩下x,就要把其它的数抵消。】 生:把方程的左边x+50减去50,加50和减50相互抵消,左边就只剩下x了。右边200减50得150,所以x=150。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已经求出来x的值是150。其实,刚才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解方程。到底什么是解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83页阅读例1,先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们等会再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应该有了一定的收获吧。 生1:我发现求方程的解时,要先写“解”字,并在“解”字的后面写上冒号。 师:观察的真仔细,为了美观,书写时等号要对齐。【设计意图:在学生观察发现中,引导学生规范的书写。】 生2:当x=150时,方程x+50=200的左右两边相等,x=150就是方程x+50=200的解。 生3: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在想一想中明晰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教学例2 1、师导入:在天平的左边天盘托盘中重量为x g的物体有3个,天平右边托盘中放入3个50g的砝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2、解方程 3x=150。 (1)生方法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正确解答。 3x= 150 解:3x÷ 3=150 ÷3 x= 50 (3)方程的检验方法 师:我们解出来x=50,那么如何判断x=50是不是方程的解呢?检验一下吧。 检验:把x = 50代人原方程, 左边 =3 × 50 = 150 =右边 所以x= 50是方程的解。 [方法提示:在检验的过程中,如果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那么说明这个解是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就不是方程的解。]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解方程了吗?我们一起来把解方程的步骤梳理一下吧。【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解方程的步骤,在梳理中加深印象。】 生1:解方程的时候要先写“解”,再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生2:书写的时候等号要对齐,算出来方程的解以后,我们还可以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 师:同学们不仅会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