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9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归纳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结合具体情境对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数据变化情况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测。 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依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师:图片中的景色美吗?你知道这组图片拍自哪里吗?九寨沟一年四季都非常漂亮,令人十分向往,吸引无数国内外的游客去旅游。亮亮一家准备去九寨沟旅游,他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生1:需要了解旅游路线。 生2:需要了解当地的气温变化情况。 亮亮了解到去年该景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根据这个统计表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九寨沟一月的平均气温最低,七月平均气温最高。 我们能用学过的某个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吗? 生2:根据表格可以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提问:相对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生:能更清楚的看出哪个月的气温最高,哪个月最低。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气温有高有低,说明这里的气温在不断变化着的。那你能说说这里的气温是怎么变化的吗? 生:1月到7月气温是上升的,7月到12月气温是下降的。 师:你用语言描述了气温的变化,能用手势比划这里的变化吗? (示范:引导大家沿着直条的顶端用手势比划) 师:把咱们刚才比划的痕迹画下来,就成了一幅新的统计图。知道它是什么统计图吗 是的,这就是折线统计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观察对比,初步感知 师:这幅折线统计图和刚才的条形统计图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统计的的内容不变、数据不变。横纵轴不变,直条变成了点和线。) 板书:点和线 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这些点和线又告诉咱们什么信息呢?把你知道的信息在小组内说一说。 (1)理解点的意义。 从图中的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月的平均气温,也就是说折线统计图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2)读懂线中蕴含的信息。 师:看看这些线,你有什么发现? 生1:有两种不同的朝向,1-7月月平均气温上升,7-12月月平均气温下降。 生2:有些线倾斜度很陡,有些很平缓。 师:几月到几月的气温上升最快,几月到几月的气温下降最快?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3月到4月的线条呈上升趋势且最陡,所以3月到4月气温上升最快;10月到11月的线条呈下降趋势且最陡,所以10月到11月气温下降最快。 师:看来这些简单的线真是不简单呀!我们可以通过线的陡缓以及不同的朝向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板书:增减变化幅度、数量变化趋势) (3)折线统计图反映变化趋势 出示九寨沟2015-2022年的年游客接待量折线统计图。 师:请描述近几年九寨沟游客接待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原因。 生:2015年-2018年呈下降趋势,2018年-2021年呈上升趋势。因为2018年8月九寨沟发生地震,闭园到2019年9月,加上2019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所以2018、2019年接待量都比较低。在伟大的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疫苗的接种以及防疫措施的落实,疫情很快得到控制,2020年、2021年九寨沟年游客接待量大幅增加。 师:你能预测2022年的接待量吗? 生: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我预测2022年的游客接待量较2020年会上升,大约达到350万人次。 观察对比,感悟提升 师:刚才我们一起读了这幅折线统计图,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咱们之前已经 学过了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还得学习折线统计图呢 折线统计图更简洁,不仅能看出数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