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93122

第1讲 测量的历史(讲义)-(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讲义(沪教版)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1949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讲义,2023-2024,基础,上册,物理,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基础讲义 第1讲 测量的历史 物理学(Physics) 物理学: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科学;它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这些现象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量与品格。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假设、计划、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科学态度和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测量(measurement)的初步知识 测量的目的:进行_____比较。 测量的要素:_____和_____。 单位:公认的_____。 国际单位制:目前,国际上以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建立了一套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又称SI制。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单位分别是: 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发光强度,坎德拉。其他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公式用基本单位组合起来表示,叫做导出单位。 _____和_____一起组成了国际单位制。 测量工具:实际测量中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量程:测量工具的_____; 最小刻度:相邻两刻度线代表的物理量。 误差:_____与_____的差异 错误:错误是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而导致的。 误差与错误有本质上的区别,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测量中的误差是_____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_____;_____。 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长度(length)的测量: 长度的国际单位:_____,符号_____ 长度的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103米,1米=10分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科学计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 (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表示整数。)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 刻度尺的基本使用方法: 认清所用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最小分度值)。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应贴近被测物体,同时使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 读书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化曲为直、化直为曲、集小成大、配合测量。 体积(Volume)的测量: 体积的国际单位:米3,符号“m3” 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dm3)、升(L)、厘米3(cm3)、毫升(mL)。 体积的单位换算关系: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 体积的测量工具:_____或量杯 测量液体的体积: 观察:单位、量程、最小分度值。 放置:放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量筒内的液面是呈凹形的,读书时,视线要与_____相平。 测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