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96271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2.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5784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2.1,平行
  • cover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在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知识体系上看,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从知识运用上看,掌握好本节内容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征: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实验、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 (2)学生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还掌握了研究三角形的性质的思想方法,具备了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为本章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3)学生活动经验基础:通过初中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在观察、测量、画图、图案设计等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有着积极参与、合作意识,具备一定的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度量,准确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2、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加强对“数形结合”、 “化归”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体会,提升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 3、经历数学问题的剖析、思维过程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2.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五、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观察发现、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图形、抽象模型、发现性质、动手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索成功的乐趣。 六、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三角板、多媒体PPT、全等的三角形纸片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课堂导入:平行四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载重汽车的防护栏等,都有平行四边形的形象, 大家还能举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吗 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相关事物,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形状,同时让学生尝试举出其他例子。此后,师生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使学生体会“几何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回忆出平行四边形定义,从而使学生融融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师提问: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它,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动手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观察、度量,教师巡视课堂并适时给出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合作交流,教师展示课件,使学生从实践和视觉上直观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加深定义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活动: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