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0199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2473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2节,熔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2.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10℃ B.30℃ C.50℃ D.60℃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除甲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停表 C.当温度为80℃时,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D.该晶体熔化过程持续大约15min,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4.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描述的铸“釜”时的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固结成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水固结成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B.铁水固结成型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铁水固结成型的过程中需要放热 D.铁水固结成型的过程中密度不变 5.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冰熔化成水 B.铁锅生锈 C.玻璃杯炸裂 D.酒精挥发 6.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讲述了铸鼎的方法。用石灰三和土塑造成内模。内模干燥后,在内模上面涂一层约几寸厚的油蜡,在油蜡的上面雕刻出文字和图案。再用极细的泥粉和炭末调成糊状,涂在油蜡上约几寸厚,制成外模。等到外模干透坚固后,便用慢火在外烤炙,使里面的油蜡流出,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鼎成型的区域了。慢火烤炙时,油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升华 7.小明参观蜡像馆时,了解到手模制作的过程:先将蜡熔化,将手放到蜡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满蜡液,再经过特殊工艺冷凝、脱模即可。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8.元宵节后,漳州闽南水乡上演千年国家级非遗“打铁花”活动。液态“铁水”被表演者打到空中后,迅速变成微小固态颗粒的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汽化 C.凝华 D.液化 二、填空题 9.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 (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或“降低”)。B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 ,可选用 (选填“实验室温度计”或“体温计”)进行测量。 10.环卫工人往结冰的桥面撒盐加快冰的熔化,激发了小明探究盐水凝固点的兴趣。他把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当杯内的盐水中出现冰块时测量它们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每支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从实验现象可知,盐水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 。 11.(1)“节约用水,保护好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它具有其他物质没有的反常膨胀的特性,在温度下降至4℃~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