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作业7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分)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 B.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 C.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 D.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与“度我至军中,乃入”(《鸿门宴》)中的“度”含义不同,后者为“揣度、估 计”之意。 B.“委”与“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中的“委”含义不同,本文中的“委”为“堆积”意。 C.“斧斤”与“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中的“斧斤”含义相同,泛指各种斧子。 D.“矜”与“凡在故老,犹蒙矜育”(《陈情表》)中的“矜”含义相同,二者皆为“怜悯”之意。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对施工现场描述简练生动,语无虚设,含蓄地为下文张本。随后连串的质疑,为揭示正题蓄势。 B.文中“我”对梓人的态度经历了从“笑”到“骇”到“叹”的变化,进而引发了对“相道”的思考。 C.本文与《种树郭橐驼传》都是人物传记,又都兼有寓言性质,都是借写奇人奇事来讽喻时事。 D.本文以先抑后扬、以小见大的手法,借“梓人之道”阐述治国大道,写人生动形象,说理自然合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 (2)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5.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九评价此文“前细写梓人,句句暗伏相道。后细写相道,句句回抱梓人”,结合文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