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10431

【新课标】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教案+音频素材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46108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晴,音频,教案,课件,湖上,新课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文化自信:阅读古诗,从中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言运用:认识“亦、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2个字。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背诵并默写。 审美创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亦、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背诵并默写。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搜集资料 课件出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主要作品有《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听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学生按节奏自由练读,再齐读古诗,读出韵律。 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学习任务二:字词检测 1.课件出示:会认生字 人云亦云 淡妆浓抹 相宜 指名读。读准多音字:抹 指导书写:饮 初 熟字加偏旁:饣+欠=饮 衤+刀=初 换一换:“吹”把“口”换成“饣”,变成“饮”。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练习过程中与课本认真对照,有错误及时改正。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设计意图】对古诗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应建立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之上。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停顿,为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做铺垫。 学习任务三:品读释疑 1.解诗题 齐读诗题,并说说诗题的意思。 饮:饮酒;湖:西湖;初晴后雨: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2.解诗意 (1)感受晴雨,想象西湖风景之美。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初晴”,哪一句写的是“后雨”。(板书:晴 雨) (2)走进晴日的西湖。晴日的西湖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个词语读懂的? ①课件出示词语“潋滟”,根据注释理解:波光闪动的样子。(板书:水光潋滟) ②课件出示西湖晴日的美景图片,练习说话。 中午,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就像 ;傍晚,夕阳西下,西湖水面金光闪闪,又像 。 ③揣摩诗人心境。猜一猜,诗人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会说些什么呢?诗中苏轼只用了3个字就道出了这层意思———晴方好。(结合注释理解“方”:正) (3)走进雨日的西湖。雨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①赏图读词。图文一起出示: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烟雨蒙蒙。 ②看着这些景色,读着这些词语,雨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板书:山色空蒙)理解“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③师:置身在这样烟雨朦胧的西湖之中,你会有怎样奇妙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再读。理解“奇”就是“奇特、奇妙”的意思。 (4)体会比喻的巧妙,感受西湖风韵之妙。 ①过渡: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像西子呢?让我们来猜一猜。 预设1:西湖和西子都美。(是的,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预设2: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我想也是的,西子,西湖,好巧啊,被苏轼这么一比喻,西湖从此就多了一个更秀美的名字:西子湖。)(板书:西子湖) 预设3:西子不管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不管晴天和雨天都很美。 ②引导对话,感受“西子”比“西湖”的巧妙。 师:如果说,晴天的西湖是浓抹;那么——— 生:雨天的西湖是淡妆。师:如果说,冬天的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