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37946

部编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业设计2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20684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单元,作业
  • cover
一、 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六年级 第二学期 教育部组织 编写(人民 教育-出卷网- 出版) 第一单元 单元组织方式 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北京的春节》 第 1 课 2 《腊八粥》 第 2 课 3 《古诗三首》 第 3 课 4 《藏戏》 第 4 课 5 《即兴发言》 口语交际 6 《家乡的风俗》 习作 7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二、 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 程。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 美创造四个方面, 体现课程性质, 反映课程理念, 确立课程目标。 《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第三学段有明确要求: 1、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写字姿势正确, 有 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与鉴赏: “在阅读中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 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整本书,积极向同学推荐, 并说明理由。” 3、表达与交流: “表达有条理, 语气、语调恰当。”“参与讨论, 敢 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说清自己的观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 作素材。” 4、梳理与探究: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所策划的主题 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初步了解查 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精心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 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其中《北京的 春节》《腊八粥》两篇文章详略安排得当, 中心突出, 为学生提供了 很好的学习范例。“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 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体现了单元编排上的整体性。 本单元习作要求是“注意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要求学生根据 自己的表达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 体现了从阅读到表达的有序过 渡。此外, 本单元还安排了与主题相关的“小练笔”和“阅读链接”, 增强了学生对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的认识, 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和文 化积累,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统编版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 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六年级 上册, 学生已经学习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 写,并掌握了多渠道查找和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 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于传统民风民俗,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已经积累了有效 的阅读方法, 具备了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的能力。但由于课 文篇幅较长, 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 在体会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上还 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经验,适当拓展学习资源, 设置有效情境,以学定教。 三、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目标 1 会写 36 个字,会写 38 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 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 的好处。 3 能根据场合、对象等,稍作准备,作即兴发言。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4 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 住重点来写。 5 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2 序号 单元作业目标 1 在练习中熟练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句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和积累,提 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了解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并在语言运用中具有安排详略的能 力;通过对名家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