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42468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9516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七 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父、及”等八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思维能力:能掌握“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审美创造: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父、及”等八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难点:能掌握“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课本截图 在本单元中,我们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生动,积累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摘抄了下来,相信大家收获颇丰,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自己积累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摘抄的概念: 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再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2.摘抄范例: (1)普通摘抄法: 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 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春雨过后空气带给人的美妙感受。 (2)注明出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毛泽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在摘抄时,同学们也积累了一些摘抄的好方法,请大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预设:摘抄的方法有边读边摘抄、归类摘抄、摘抄后写写感受或者背一背、摘抄时注明出处…… 小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要逐步养成摘抄的好习惯,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好读书,勤积累,提高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精彩片段,使学生明白句子的精妙之处,产生摘抄的兴趣。学习摘抄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更好地摘抄。 学习任务二:语句段运用 1.出示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题的3个例句。 (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发现:这些句子中都有“得”。 (2)思考为什么用“得”。创设情境,比较阅读,学习方法。(板书:“得”的用法) 小猫生病了,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王老师知道后急得直跺脚,立即送小猫去了宠物医院。 小猫生病了,它的声音很小。王老师很着急,立即送小猫去了宠物医院。 学生朗读、比较,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得”字和后面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2.拓展积累 这样使用“得”的句子,还有很多: (1)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2)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3)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4)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 3.我们学会了使用“得”,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1)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①学生自由朗读。②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③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句子结尾的词语与下一个分句的开头的词语是一样的。 (2)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①朗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句子中的“月亮”“小桥”共同的特征都是“弯弯的”。 ②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预设:弯弯的小桥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作用:句子整齐,语言连贯,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联系。 小结:像这样用前面结尾的词语做下文的开头的句子很有趣,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今后在阅读中遇到这样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