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南州六月荔枝丹 荔枝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 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 几株斜覆石阑干。 贾祖璋,浙江海宁人,生于1901年, 著名生物科普作家。自1921年起,60多 年中他创作了许多科普作品。据不完全 统计,他创作、编著、翻译了20多种科 学知识读物。他最擅长写生物小品,是 我国老一辈科普作家中劳绩卓著的一位。科学专著有《鸟类研 究》、《普通鸟类》等。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 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萃》)。 作者介绍 返回主页 重点字词 褐(hè)色 红缯(zēng) 醴(lǐ)酪(lào) 绛(jiàng) 贮(zhù)藏 宠(chǒng)幸 妃(fēi) 瓤(ráng) 囊(náng) 襄(xiāng) 粤(yuè) 阙(què) 啖(dàn) 蘖(niè) 龟(jūn)裂 重点字词 龟裂: 呈现许多裂纹。(龟甲) 幅员: 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使动用法)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 把问题放在一边,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个): 了结、结束。 逼真: ⑴极象真的;⑵真切。 绚丽: 灿烂美丽。 渣滓: 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 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 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气、运气。 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 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