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5349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 课时2 图形与几何(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444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课时
  • cover
课时2 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教材P98~103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呈现了3个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关系,通过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问题2,复习基本的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问题3,复习生活中对长度估计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意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边动手操作,解决图形与几何中的相关问题,一边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安排既突出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回顾,培养了学生自觉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情预设】生1:我们学会了测量。 生2: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生3:我还学会了剪出能够沿着一条线完全重合的图形。 生4: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现象。 ……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我们进入今天的复习课。(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知识回顾,经历过程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出示课件教材第98页第1题) 生:我们学了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情预设】生1:我拇指的指甲盖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2:我们的课桌长度大约是1米。 …… 只要学生举出的事例正确就给予表扬鼓励。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1米=100厘米。 师:说得非常好,大家一起说一遍,看谁记得最好。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98页第2题) 生: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出示课件教材第98页第2题) 生: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蜡笔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师:说得很正确,注意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应该像图中这样与0刻度对齐。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出示课件教材第98页第3题) 生: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教材P103第3题 1.先引导学生用“厘米”和“米”做单位实际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2.再根据测量学说一说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六、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