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55005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第3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949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表示,格式,教学设计,课时,中化,构成
  • cover
学科:_____ 教师:_____ 班级:_____时间:_____ 课题 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第三课时) 备课教师 课时教学 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对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化学式、化合价)的学习及相关计算,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强化化学观念,形成微宏结合的思维。 教学目标:1.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和元素质量比。 通过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合物,并掌握解题格式。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课时学习 目标 基础目标:我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和元素质量比。 拓展目标:我能通过化学式的计算,提高审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挑战目标:1.我能通过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学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我能通过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 课时 重点 难点 重点: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突破方法: 以之前学过的相对原子质量,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同时加强某一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练习。 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知 识 点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 例: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氧气(O2):_____; (2)二氧化碳(CO2):_____; (3)氢氧化钙[Ca(OH)2]:_____; (4)硫酸(H2SO4):_____; (5)硝酸铵(NH4NO3 ):_____。 计算组成化合物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值。 例:根据要求计算下列物质中某些元素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 (1)氧化铝中铝元素和氧元素:_____; (2)酒精(C2H5OH)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_____; (3)硝酸铜中铜元素和氧元素:_____。 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原子的个数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 奖。计算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 内容 (例题) 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3 B.碳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C.该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2:7 2. “长征5号”的助推器是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的,航空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馏而来,十二烷(C12H26)是航空煤油中的成分之一,关于C12H2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十二烷分子由碳、氢两个元素组成 B.十二烷由12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C.十二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 D.十二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 【考点】考察各元素的质量比、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考察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3.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种。 (2)甲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参加反应的甲物质与反应生成的丙物质中碳元素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 (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5)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苹果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钾、钙、铁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苹果可增加饱腹感,热量较低,常吃苹果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也适合减肥的人群。食用苹果时,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