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7593

20《香菱学诗》(2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音频)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3286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香菱学诗,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
    (课件网)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据说《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塑造了一群被侮辱被欺压的女性形象,香菱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曲折而不幸的遭遇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很有情趣并蕴含深意的一个片段。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今辽宁省辽阳市。曹雪芹约于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开始写作《石头记》,后来雪芹贫病交迫,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又殇子,禁不起丧子之痛,此年除夕(1763年2月12日)雪芹病逝,终年虚岁48岁。 曹雪芹生于荣华,中经巨变,历尽沧桑,于世态所味甚深,而又博学通识,才华富赡,胸多波澜,笔无滞碍,才得成此绝世之作。 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仄(zè)声 应瑒(yáng) 庾(yú)信 蘅(héng)芜苑 三昧(mèi) 暧暧(ài) 请柬(ji n) 胡诌(zhōu) 颦(pín) 嘟哝(nóng) 姊(z )妹 怔怔(zhèng)暖香坞(wù) 画缯(zēng) 鳏鳏(guān)  造化:  腻烦:   揣摩:  诌:  鳏鳏:  穿凿:  地灵人杰:  自暴自弃:  起承转合: 福气;运气。 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到厌倦。 反复思考推求。 编造言词。 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非常牵强的解释,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顺序。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1、听读课文,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什么事?自由朗读课文,概述香菱学诗的三个过程: 拜黛玉为师,黛玉指导她读诗。 一、拜师: 二、论诗: 香菱读诗后,与众人谈读诗体会。 三、写诗: 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苦心作诗。 香菱 香菱学诗的过程 讲授要领———不以词害意”。 开列书目—先读王维五言律诗, 再读杜甫七言律诗,再次李白七言绝句。 指导写作———命题限韵 评论习作 指点门径 2、黛玉是如何教诗的? (1)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 (2)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 (3)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 (4)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香菱学诗的专心? 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4、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5、文中林黛玉论写诗是如何论的?你有哪些感触?   (1)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2)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林黛玉看似轻巧的几句话,却句句点出写诗的要旨,“重在立意,轻在形式”,如今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 说说香菱作诗成功的原因: 一、资质好,领悟力高。 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里“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理解很快,这说明她的领悟力是很高的。之后论诗,更显示了她非同一般的理解能力。 侧面烘托: 黛玉: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