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87040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题(部分有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911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小升,文言文,阅读,专项
  • cover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题 姓名:_____班级:_____ 1.司马温公①禁看灯 司马温公在洛阳闲居,时届上元节②,夫人欲出看灯,公曰:“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妇人曰:“兼欲看游人。”公曰:“某是鬼耶?”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②上元节: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时届上元节: ②兼欲看游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公曰:“家中点灯,何必出看?” (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当时的上元节,他在网上搜索时应输入的关键词是( )。 A.上元节习俗 B.宋代上元节 C.上元节花灯种类 D.洛阳花灯 (4)下列哪副对联最符合上元节时的节日气氛?( ) A.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B.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C.明月皎皎千门秀 华灯盏盏万户春 D.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鹬①蚌②相争 蚌方出曝③,而鹬(yù)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甲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 注释: ①鹬: 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②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③曝:晒。 ④箝:同“钳”,把东西夹住。 (1)选择正确的一项,写序号。 ①“两者不肯相舍”中的"舍”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舍不得 B.舍弃 C.施舍 D.宿舍,即住的地方 ②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鹬和蚌,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把他们一起捉走了。 B.鹬和蚌,谁也舍不得离开自己住的地方,于是渔夫就把他们一起捉走了。 C.鹬和蚌,是好朋友,他们不愿意分开,渔夫就把他们一起带回家了。 D.鹬和蚌,不愿意互相施舍,渔夫发现了,就把他们一起带回家了。 (2)读一读文中表示鹬和蚌动作及语言的词句,完成填空。 动作 语言 鹬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 箝其喙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联系上下文,你能把这个成语补充完整吗? 鹬蚌相争, 。 ②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课外阅读。 匡 衡 勤 学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③与其佣作④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⑤。 【注释】①逮:及,到达。 ②邑:同乡。 ③乃:于是。 ④佣作:做工。 ⑤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1)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酬) B.主人怪问衡(怪异)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希望) D.资给以书(资助) (2)与“以书映光而读之”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C.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衡乃与其佣而不求偿 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对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烛光来读 B.匡衡就穿过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烛光来读 C.匡衡就穿过墙壁引导着邻居家的烛光,把书照亮来读 D.匡衡就穿过墙壁引导着邻居家的烛光,用光照亮来读 (5)“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6)对这篇文言文理解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