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02864

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361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平行线,性质,定理,教学设计,2023,2024
  • cover
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会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了解逆定理的概念; 3.培养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点】 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会判断定理的逆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在七年级下册我们曾探索了哪些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性质 (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2.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二、新课探究 1.我们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作为基本事实,可以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那么怎么证明平行线的其他性质和判定方法呢? 【例】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已知:如图,直线AB∥CD,AB,CD被直线EF所截,∠1和∠2是内错角. 求证: ∠1 =∠2. 证明:∵AB∥CD(已知), ∴∠1 =∠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2 =∠3(对顶角相等), ∴ ∠1 =∠2(等量代换). 【例】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 求证:a∥b. 证明:∵ ∠1=∠2 (已知), ∠1=∠3 (对顶角相等), ∴∠2=∠3 (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让学生自己尝试证明平行线的剩余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原命题、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 分析下面的两个命题,你发现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观察发现:两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正好互换.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就是原定理的逆定理. 注意:(1)互逆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真假都必须经过说明论证或举反例验证(假命题).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不一定为假. (2)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因此,任何一个定理都有逆命题,但是逆命题不一定正确,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例】写出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逆命题. 解:逆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注意: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时,除把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外,还要注意语句是否通顺,不要机械地照搬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两部分,造成命题语句不通的错误.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解析:A选项中,逆命题: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正确;B选项中,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C选项中,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正确;D选项中,逆命题: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全等,不正确,也就是逆定理不存在.故选D. 答案:D 2.已知:如下图所示,∠1=∠A,∠2=∠B.求证:MN∥EF. 证明:因为∠1=∠A(已知), 所以MN∥A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