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0609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8 解决问题(2)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5500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格式
  • cover
第8课时 解决问题(2) 课题 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逆向”的加法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能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小黄送给小白两根骨头之后,还剩下两根骨头。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原来小黄有几根骨头?能说出理由吗? 课堂预设: 学生1:可以数一数,一共有4根。 学生2:因为送给了小白2根,又知道小白还剩下2根,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小黄的骨头数了。 教师:要求原来有多少根骨头,就要把送出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边总结边课件演示) 教师:同学们完成的都很棒,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类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2))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看情境图,获取信息 教师:体育老师正在器材室领哨子。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8页情境图) 学生交流讨论后,点名回答。 学生:体育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原来有多少个哨子? 2.解决问题 教师:怎样才能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呢?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先用学具摆一摆或者动手画一画。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预设: 学生1:用○表示剩下的哨子,用△表示领走的哨子,画一画: 领走的:△△△△△△△ 剩下的:○○○○○ 学生2:7+5=12(个)。 教师:同学们的解法都是对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用加法来解决吗? 学生: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就是把领走的7个和剩下的5个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教师:7、5、12分别表示什么?(板书算式) 学生:7表示领走的7个,5表示还剩下的5个,12表示原来共有12个。 3.回顾与反思。 教师:请大家回忆解题过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哪些步骤?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看看题中的文字,再看看我们画的图,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以后再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 课堂小结: 教师:用画图的策略可以更好地找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总数被分成两部分,已知两部分的量,求总量,用加法计算。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98“做一做”。 教师: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吗?你是怎么找到的?题目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课堂预设: 学生:大家吃了8个鸡蛋,还剩6个鸡蛋,原来有多少个鸡蛋?列式为8+6=14(个)。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求原来有多少个鸡蛋,就是要把已经吃掉的鸡蛋和还剩的合起来。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练习二十三”第8题。 组织学生自主看图,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说给同桌听,再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画图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加法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为探究新知打好基础。 让学生体会到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2) 解决“原来有多少”的问题: 领走的:△△△△△△△ 剩下的:○○○○○ 7+5=12(个) 教后 反思 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理解题意方面。首先,所求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这与学生以往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以往学生解决的问题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