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10432

第23课《孟子》三章 同步训练(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861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3课,孟子,三章,同步,训练,原卷
    23 《孟子》三章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畎亩(quán)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B.妾妇(qiè) 傅说(yuè) 不能淫(yín) 往之女家(rǔ) C.胶鬲(gě) 孙叔敖(áo) 百里奚(xī) 空乏其身(kòng) D.寡助(guǎ) 曾益(zēnɡ) 衡于虑(héng) 法家拂士(fú) 【答案】B 【解析】A项,quǎn ;C项,gé ; D项,bì。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往之女家(同“汝”,你) B.与民由之(遵从)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C.池非不深也(水池)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D.必敬必戒(谨慎) 贫贱不能移(使……动摇) 【答案】C 【解析】C项,“池”的意思是护城河。故选C。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立天下之正位 父命之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答案】B 【解析】A项,表顺承/表并列;B项,代词,这;C项,助词,的/代词,指男子。D项,同“弼”,辅佐/违背。故选B。 4.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居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D项,应划分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选D。 5.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丈夫之冠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 D.富贵不能淫 【答案】B 【解析】A项,丈夫,古义:男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C项,所以,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放纵。故选B。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人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民心向背是江山可否永固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文明历来也有“守望相助”的传统。_____。在中国历朝历代,也都鼓励民间性的自主慈善行为,这样既部分地消除了社会不安因素,也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 A.所以,自古以来国人就希望当权者有“仁德”“施仁政”,相信“仁者无敌”,而当权者却极力倡导仁德思想 B.所以,自古以来国人就相信“仁者无敌”,希望当权者有“仁德”“施仁政”,而当权者也极力倡导仁德思想 C.所以,自古以来当权者也极力倡导仁德思想,而国人就相信“仁者无敌”,希望当权者有“仁德”“施仁政” D.所以,自古以来当权者也极力倡导仁德思想,而国人却希望当权者有“仁德”“施仁政”,相信“仁者无敌” 【答案】B 【解析】逐一分析各项可知,A项、D项语序不当且关联词使用错误,C项语序不当。故选B。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因体犹未壮,故又称“弱冠”。 B.在古代,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得字。 C.古代女子出嫁称“出阁”或者“归”,如《诗经》中就有“之子于归”一说,其中“归”就是指女子出嫁。 D.儒家“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孔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答案】A  【解析】A项,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故选A。 8.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孟子,名 , (朝代)时期思想家,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 的著作,共七篇。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