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1573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共四课时

日期:2024-06-2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1069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节,质的,溶解,课时
    课件14张PPT。1. 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 升高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C2、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1)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内因)(2)与温度有关。(外因)3、要比较不同溶质的溶解性大小,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比较?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二课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1、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答:错,加入的3克食盐没有溶解,不能算作溶解的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是100克练习1. 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饱和 溶液,而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2.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的 硝酸钾溶液?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① 加硝酸钾② 蒸发溶剂③ 降低温度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甜的糖水,说明浓度很大,那这种浓度很大的糖水是否一定是饱和溶液呢?浓溶液和稀溶液:[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的叫做稀溶液。 问题: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物质的溶解度S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要点:(1)一定的温度;(溶解度与温度有关)(2)100克溶剂;(人为规定、统一标准)(3)达到饱和;(不饱和、无溶解度可言)(4)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① 100克水最多溶解37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 的溶解度为37克② 50 ℃时100克溶液中最多溶解30克氯化钾,所以 50℃氯化钾溶解度为30克③ 在60 ℃时100克水溶解75克硝酸钾,所以60 ℃硝酸 钾溶解度为75克④ 在60 ℃时100克水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60 ℃ 硝酸钾溶解度为110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表1-6??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你能说出它的意义吗?在20℃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状态,需要36克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蔗糖、硝酸钾、硝酸铵。有些个别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氢氧化钙、 气体还有一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食盐(氯化钠)填一填1、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4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则30℃时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A大 B、A、B一样大C、B大 D、无法判断D2、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质质量增多 C.溶剂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再见课件14张PPT。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36克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表示 。2、 3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20克,若将100克该物质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 克该物质溶液,还需加入 克该物质才能刚好成为30℃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0020及时回顾第5节 物质的溶解(三)医疗事故致婴儿脑瘫医生准备用含0.9%的生理盐水对他进行输液。不过由于医务人员的疏忽,最后给他滴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高达20% 。飞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