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917442

2023-2024学年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40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2章,性质,制取,氧气,实验
  • cover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氧气,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通过木炭、铁丝、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认识氧气的性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新课引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氧气的性质及制取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以实验操作为基础开始从实践总结氧气的制取。 教学过程 (一)氧气的制取 药品:高锰酸钾、水、木炭、细铁丝、蜡烛、澄清的石灰水; 仪器:酒精灯、试管、集气瓶、单孔橡皮塞、导管、乳胶管、水槽、燃烧匙、火柴、毛玻璃片、棉花、坩埚钳、带铁夹的铁架台等 一、实验探究: [情境创设]: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用品,来让同学自己动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先观看视频资料,再学习一次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 [教师活动]:清点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说一说主要仪器名称和用途,并观察药品颜色。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并固定实验装置。 (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查、装、定、点、收、离、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2)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3)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 [小组讨论] 问题讨论 [引导]各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并汇报:完成问题讨论。 [评价]对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赞许和鼓励,并归纳总结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实验分析 各小组分析本次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或操作不妥需要改进的地方: 成功之处 需要改进之处 课堂小结 氧气的制取 板书设计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一、制取 1.原理: 2.步骤: 3.注意事项: 二、性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完整的气体制取实验,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细节都只是在理论上有点初步认识,对实验安全、成败、质量、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还无从谈起,因此,编写本课题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通过本次实验能一一体验并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学生尚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故需要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提醒并引发思考,但又不能让学生过多的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不敢动手实验,要让学生做到大胆而又心细,就要力求让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来认真、仔细、科学地进行实验。所以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要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例题展示 类型一 氧气的制取 例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 A.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为了不浪费氧气, 立即收集 B. 加热时,先预热, 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 固定试管时,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 固定试管时,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解析: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此时气体中会混有空气而不纯,应等到气体连续不断地冒出时,再收集。 课后作业 一、当堂反馈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